2018年乡村全科考试《公共卫生》考点记忆诀窍(2)

2018-05-15 15:21 华图医疗卫生人才网 来源:未知

准备参加2018年乡村全科考试的同学是不是已经在复习了呢?华图卓坤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医学人文相关考试知识点,快来看看你都记住了么?

考点十一、相对数

(一)率

1.概念: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数的比。 总体率以 π 表示,样本率以 P 表示。

2.计算公式:率=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数/ 可能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总数×K式中:K 为比例基数(可为 100%、1 000‰、10 000/ 万等)。

3.意义:用于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二)构成比

又称构成指标,表示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

构成比=某一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 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总数×100%

(三)相对比

1.概念:两个有联系的指标之比,常用倍数或百分数表示。

2.计算公式:相对比=甲指标/ 乙指标(或×100%)

3.意义:说明两者的对比水平。

(四)常用人口统计指标

1.人口学基本特征的分布情况,如:年龄构成比、性别比、老少比、老年人口系数等。

性别比=男性人口数/ 女性人口数×100%

2.人口生育是反映人口生育状况的统计指标,如:粗出生率、总生育率、人工流产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等。

粗出生率=同年活产数/ 某年年平均人口数×1 000‰

人口自然增长率=粗出生率-粗死亡率

考点十二、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

1.研究对象:人群。

2.关注的事件:包括疾病与健康状况。

3.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评价效果。

4.目的:防治疾病、促进健康。

5.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实验研究、理论流行病学。

6.疾病的分布与影响因素: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

7.疾病流行强度:散发、流行、大流行、暴发。

8.疾病的三间分布: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9.常用流行病学方法:按照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和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最常用的方法有个案调查与病例报告、现况调查、生态学研究等。

10.公共卫生监测:收集整理、分析解释、反馈利用是公共卫生监测的三个阶段。

考点十三、健康教育

1.健康教育的核心:帮助人们建立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追求“知-信-行”的统一。 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行为是目标,最终达到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2.健康相关行为: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变人们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培养、建立和巩固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3.促进健康行为:有利性、规律性、和谐性、一致性、适宜性。

4.促进健康行为可以分为以下五大类:基本健康行为、戒除不良嗜好、预警行为、避开环境危害行为、合理利用卫生服务。

5.健康教育内容:特殊人群健康教育(妇女健康教育、0~6 岁儿童健康教育、老年人健康教育、重点疾病健康教育)重点疾病健康教育(高血压、糖尿病、艾滋病健康教育与教育促进)

考点十四、健康教育服务形式和要求

1.健康材料的种类和使用:处方、折页、传单、小册子、黑板报/ 宣传栏、招贴画/ 海报、标语/ 横幅、DVD 光碟/录像带、电子显示屏。

2.健康教育的常用方式:讲座、小组讨论、同伴教育、演示/ 示范、门诊个体、入户教育、电话和网络咨询。

3.健康教育的服务形式及要求:发放印刷资料、播放音像资料、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

4.中医养生保健常用方法:时令养生、情志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经穴养生、其他养生。

考点十五、法定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考点十六、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一)法定传染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部)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 39 种。

甲类(2 种):鼠疫、霍乱。

乙类(26 种):严格管理破伤风、麻疹、百日咳、艾滋病、钩端螺旋体、非典、禽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结核、血吸虫、乙脑、乙肝、

脊髓灰质炎、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猩红热、梅毒、伤寒、副伤寒、白喉、阿米巴痢疾和细菌性痢疾、登革热、淋病、疟疾、炭疽、病毒性肝炎、布鲁菌病。

丙类(11 种):监测管理

流行性流感、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麻风、风疹,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 )、包虫病、丝虫病、黑热病。

纸质«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记录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保存 3 年。

考点十七、传染病暴发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一)传染源密切接触者和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基本管理办法

1.接触者 凡与传染源有过接触并有感染可能都应接受检疫。

2.检疫期 最后接触日至该病的最长潜伏期。

3.留验 隔离观察,在指定场所进行观察、限制活动范围。

4.医学观察 传染病接触者可正常工作、学习,但需体检、测体温、病原学检查等医学观察。

5.应急接种和药物预防 (麻疹,应急接种ꎻ乙胺嘧啶、氯喹预防疟疾)。

(二)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

1.病人医疗救治和管理。

2.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和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管理。

3.流行病学调查。

4.疫点疫区处理。

5.应急接种和预防性服药。

6.宣传教育。

考点十八、疫苗分类

1.第一类疫苗 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2.第二类疫苗 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考点十九、免疫规划程序及疫苗应用

1.6 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卡介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

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甲肝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流脑疫苗。

更多招考信息、备考资料、医疗卫生相关资讯欢迎关注华图卓坤微信公众号:htylhk

  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华图医疗卫生人才网

(编辑:何小康)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 华图卓坤

    华图卓坤

    华图卓坤官方微信:htylhk

    立即关注
    • 发布 最新招考资讯
    • 推送 优质备考资料
    • 练习 全真模考题库
    首页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手机扫码阅读

    关注官方微信

    X